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生产以及人际交往中,经常可以听到、讲到、用到与“节”字有关的词很多很多,诸如,节哀、节本、节操、节俭、节减、节理、节烈、节令、节录、节律、节略、节目、节拍、节气、节日、节省、节下、节余、节制、节奏、节育、节余、八节、拔节、拜节、变节、春节、大节、灯节、冬节、端节、符节、骨节、关节、过节、环节、击节、季节佳节、结节、筋节、礼节、亮节、名节、末节、年节、藕节、品节、气节、情节、屈节、三节、删节、时节、失节、使节、守节、调节、脱节1晚节、细节、小节、殉节、音节、章节、贞节、竹节、驻节……。
一,“节”字在《常用构词字典》中的解释为:(1)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2)段落。(3)节日、节令。(4)删节。(5)俭省、节制。(6)事项。(7)操守。(8)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9)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10)量词。
二,我国二十四个节气。
(1)立春。(2)雨水。(3)惊蛰。(4)春分。(5)清明。(6)谷雨。

立春
(7)立夏。(8)小满。(9)芒种。(10)夏至。(11)小暑。(12)大暑。

立夏
(13)立秋。(14)处暑。(15)白露。(16)秋分。(17)寒露。(18)霜降。

立秋
(19)立冬。(20)小雪。(21)大雪。(22)冬至。(23)小寒。(24)大寒。

立冬
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个节气,有人编诗如下:
春语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
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二十四个节气的农谚。
二十四个节气农谚很多,笔者在这篇短文中,也选录了一首有代表性的长诗于后:
立春养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
四,我国法定的节日。
(1)新年(1月1日),放假1天。
(2)春节(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

春节
(3)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1天。
(4)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
(5)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6)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1天。
(7)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

国庆节
五,我国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
(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2)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青年放假半天。
(3)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儿童放假1天。
(4)建军节(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