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在美国东北部,是马萨诸塞州首府,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与中国的历史名城杭州相当,所以它们结成了友好城市。它是美国离欧洲最近的港口,开发得较早,创造过无数的美国“第一”。
城市地处查尔斯河入海口,最初靠填平沼泽、海滨的泥滩,造出一片平地,到19世纪,又大动干戈,进行“削山填海”工程,遂使城市面积扩大了3倍。这么“七拼八凑”,无系统的城市规划,形成城市道路曲折,“支离破碎”,如今成了全美最不适宜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水天一色
这里有“努力工作,道德正直,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有100多所大学。老牌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都在这里。经济的发展,使这座城市成了美国生活开支最高的地方,城市人口63.6万(2012年),密度大(4697人每平方千米),人口趋于下降,据说已沦为美国人口递减的唯一的州。
城市包含相当大的水域。这里的海滨风光无限,景象怡人,永远水天一色,白帆点点。近处有一艏游轮,船身小巧,造型精干,一副“勇往直前”的架势,虽然通体洁白素净,命名却十分雷人:长久地冒险旅行(ODYSSEY),这大概反映出人们精神的另一个侧面吧。

水上停车
鉴于土地紧张,一些停车场建在了海上。这很简单,打几根钢筋混凝土的桩子,支起一片结实的面板就成了。不承想,一些大楼也照此办理起来,“凌空”建在海面上,它们岿然屹立的形象倒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按说,那些承重的基础桩,最好是直接支撑在海底土壤之下的岩盘上,否则全靠桩子与土壤的摩擦力托起大楼,那桩子就要布置得相当密集了。“立木支千斤”,毫不含糊,在这里真个顶个用上啦。果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会有的。

大厦凌空
陆路交通靠汽车,水上航行用船,一些人家有游艇之类水上交通工具。船舶不用的时候,不能带回陆上的家里,必得停泊在港湾。港湾的锚地就像停车场,船儿找到定位的浮筒,就算到家了。

各得其所
依次排开的泊位,虽不必严格对号入座,大概只须按先来后到,有一定的规矩就行了。远远望去,亭亭的蓝色桅杆井然有序。每个浮筒的金属链条连着海底的定锚点(桩基),小船各有一定的活动半径,即使在狂风巨浪来临时,小船随波逐流,也不至互相碰撞,终能相安无事。
近岸有一艘供人参观的古式三桅大船,只见从长长短短的横杆上挂下无数绳缆,可以想象,在大海上一旦全部张起风帆来它有多么漂亮啊。

三桅帆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