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旧 版
您的位置: bt365最新网址 
> 科学长廊  > 文库  > 老年科普文库  > 水的趣话 
获得了“自由”的水(图)
2013-09-09 阅读次数: 次

  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江东去,水流千转归大海、江汉朝宗于海……,这些都是国人很早就熟悉的现象。究其原因,北齐的刘昼说“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吕氏春秋》说得更明白:“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当代科学的解释,这一切是因为有地心引力,致使水往低处流、“水性归下”。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注意了苹果的下落,而诗人李白只是赞叹“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咆哮的黄河水流过三门峡(美术馆藏画)

  坡度驱使水流动,于是:巨浪荡涤着尘埃,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丰富的景色,“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土搬了家,造就出广袤富饶的华北大平原,炎黄子孙才可能逐鹿中原;丹江口水库里的汉江水,才能自动地沿“南水北调中线”渠道,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里来,一路上还灌溉花一样的国土;水的落差蕴藏着巨大的动力,磅礴的力量才能推动新的时代。因为有引力,产生了潮汐,才使海洋一刻也不平静。也造就了钱塘江潮壮阔的景致。

  一旦地心引力被“消失”了,失重状态下,“自由”水的表现将如何呢?2013年620日,中国“神州十号”的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生动的一堂课。课堂上做了5个难得一见的实验。通过高科技传媒,8万多所中学的6000多万师生,实时观看了精彩的表演。5个太空实验中,水的实验占了两个:水膜,水球。

  在那里,上下左右是要人们自己“规定”的,装在水袋里的水,不管水袋的口朝哪里张开,它都不会流出来。“挤出来”的水,不会滴下来,只会做离开人手时的惯性运动。

水滴圆圆任飘飞

  表面张力充分显威风,让水滴成圆球形,而且可以相当大。水球结实得像“果冻”,却还是液体,可以立刻被吸水纸吸收,也可以张嘴来“饮”用,无须咀嚼。

水膜厚厚如透镜

  由于水不下滴,水膜可以“堆”得很厚,稍加摇晃,也不破裂。实在动静大了,“甩”出一滴水,而水膜仍能“顽强地”“坚持着”。水膜很结实,足以粘附上一枚“中国结”,而且随处粘贴,不移位置。

水膜坚强粘国结

  水膜不停地补充水分,就变成了水球。水球里的气泡“杂质”,也不乱窜,不合并,必得由人来一一取走它们。圆圆的水球,成了透镜,倒像真清晰啊。

水球成像见英雄

  不同的液体,在太空没有高低、尊卑之分,不会形成“异重流”,因此,巧女也调制不出鸡尾酒来。

像雾像雨又像风

太空没有鸡尾酒

  综观“自由”的水,形态奇特,表现不凡,却显得木讷、斯文,不够生动活泼。

作者: 西园 文章来源: bt365最新网址
发表评论】【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