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威尼斯是不通行汽车、电车的,人们出行主要靠两条腿,重要的代步工具是小船。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出“水道是街,舟楫当车,桥梁作路”的奇异景观。因此威尼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步行区”,一个真正低碳、绿色、环保的世间少有的洞天福地了。

轻舟待发
那里的小船极具特色,叫“贡多拉”(Gondola)。贡多拉就是威尼斯的TAXI,它们像城市的公交车,有固定的线路和站点。马克·吐温在《威尼斯的小艇》里说,这些小舟“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据说贡多拉在几百年前是另一种样子,为了争奇斗艳,贵族们竭尽豪华之能事,把贡多拉漆成五颜六色,花里胡哨,雕刻精美,绫罗绸缎,互相斗富。政府为刹住这种奢靡的风气,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把贡多拉漆成彩色,规定标准的贡多拉,应该是以栎木板为材料,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船体做成后,须用黑漆涂抹7遍才行。每条船上游客六人,艄公一人。艄公一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而且用单桨划船。
水巷行舟

热闹的街市
严格规定小船的宽度,是因为水道的宽度有限,要保证双向自由行驶,只能如此;而小船的长度与宽度之比超过了6,正如马克·吐温形容的像蛇一般修长,应当是载客的需要吧。窄窄的水道,长长的小船,快速的穿行,灵活的转弯,就显出艄公高超的技术,也构成水城亮丽的风景。为了保证单桨划船时航行的平衡,据说平底船体的左右结构是不对称的,这一点恐怕是一般人万万想不到的。又据说,“贡多拉”一词是来自7世纪第一任总督的名字,这大概也出乎人们的意外吧,可惜其中的故事久已失传了。

金马辉煌祝福吉祥
空载的贡多拉分量极轻,几乎是贴着水皮漂浮着,排列整齐地一一拴系在水桩上,整装待发。为了美化船只或是表示良好的祝愿,也为了能从众多的船只里很快识别自己的船只,艄公往往在船帮船头上装饰有鲜花或精致的雕塑,于是每只船又显出各自的特色来,在大同中表现出小异。
乘着轻捷的贡多拉,游人走街串巷,观赏风景;当地人运送货物,走亲访友,怀抱圣经去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