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旧 版
您的位置: bt365最新网址 
> 科普场馆  > 科普基地 
青岛科普食品安全见闻:“知食馆”里的“食博士”
2013-06-26 阅读次数: 次

  6月21日,记者慕名走进国内首家食品安全主题科普教育场馆,映入眼帘的是金光闪闪的“青岛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牌子。馆内囊括了6大食品安全宣教内容,展示各类食品有毒有害物质样本、伪劣食品实物及模型近1600种,面积500多平方米——这就是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岛开发区分局建立的“知食馆”。

  “让公众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认识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知晓避免的方法,以最直观的方式体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上。”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岛开发区分局局长于增荣介绍,自4月28日,“知食馆”正式免费对社会开放,已先后接待观众56批次2000余人。

  “让群众知道我们在干什么”

  “毒生姜事件”、“毒皮蛋事件”、“地沟油事件”、“染色花椒事件”…… 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老百姓对政府监管总抱有一种怀疑。原因就是群众对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归谁管搞不清楚,对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作了哪些工作弄不明白。

  2011年,青岛开发区质监分局质检所挂出了“山东省食品有害物质监督检验中心”的牌子,不久,就被一街之隔的濠北头社区居民举报。原因是居民“不知道质检所是干什么的,突然树了个‘有害物质’的牌子,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健康”。“知食馆”开馆后,濠北头社区居民不时跑来看看。居民张大爷说:“自你们搬来我就看见了,一直不知道你们是干啥的,参观后才知道食品安全是怎么回事,对我们识假辨假挺实用。”

  “知食馆”开馆以来,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各界团体主动预约参观。对“知食馆”食品文化发展、食品有毒有害物质分类识别、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食品添加剂查询、伪劣食品解析分类、食品识假辨假演示操作,6大食品安全宣教内容,以及创新展示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与群众交流”

  “知食馆”以“食博士”卡通形象为串联,通过声、光、电、3D多媒体等大量高科技手段和互动参与性展项的综合创新运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参观者从安全角度了解“食文化”,轻松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知识。通过人类与食品共同进步主题艺术装置,解析食品的发展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通过自然24节气等手法展示食品历史文化的积淀;通过古法小榨花生油历史风情动态长卷、食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检测流程展示等方式展示食品文化的延展性和趣味性;科普动画《豆腐的故事》、《花生油的故事》、《水的故事》、《茶叶的故事》、《酒的故事》的制作展播,都受到参观者的好评。

  “很多人到青岛旅游,都想带些土特产回去,特别是知名度比较高的青岛本地海参,但对海参真假有顾虑。带团到开发区游玩,就带游客来“知食馆”学习怎样辨别真假海参,没想到大家很感兴趣,以后可以把这个馆作为景点,为游客增长食品安全常识。”青岛国旅导游张女士说。

  以前,青岛开发区科普场馆较少,现在“知食馆”作为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场馆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形式新颖的课堂;“食博士”检测食品的三维动画、《豆腐的故事》等动画,宣教内容浅显易懂,知识丰富实用,正是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教育方式,该区太行山路小学的薛冠凤老师表示。

  “让维护食品安全成为自觉行为”

  以教育触及心灵,促使群众自发自愿地维护食品安全。

  监管的手段不仅仅是处罚,单纯依靠处罚规范市场,收不到长期效果。应宣教和监管“双管齐下”,以有效宣教为重点,转变企业观念,带动食品生产(经销)企业管理者及员工使之成为规范市场的新生力量。

  “知食馆”作为青岛开发区质监分局道德讲堂的“分课堂”,已接待嘉里粮油、龟田食品、老尹家海参、宏运大酒店等区内50余家食品生产、餐饮企业代表参观,宣传食品安全科学观念。目前已有近100名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近600名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接受了培训。该区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2012年全区生产领域食品监督抽查178批次,合格率98.3%。

  (科技日报青岛6月25日电)

  《科技日报》(2013-06-26 三版)  

  (中国科技网) 责编:朱丽

 

作者: 本报记者 王建高 本报通讯员 户金鹏 文章来源: 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6月26日
发表评论】【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科技活动中心3005室 邮编:100101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020015号
·京ICP备05049253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