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日,记者走进园博园。图为湘潭园展区。千龙网记者 马梦娇摄

5月2日,记者走进园博园。图为湘潭园展区中的“莲韵”区块。千龙网记者 马梦娇摄
千龙网北京5月2日讯(记者 马梦娇) 湘潭是一方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神奇土地,史越千年,此次也首次进入北京园博会参展。5月2日,千龙网·中国首都网记者走进湘潭园,赏园中美景,嗅“书香”之气,感受湘潭的文化气息。
湘潭园占地1000平方米,四面紧邻常德园、株洲园、成都园、郴州园,设有北、西、南3个入口。从南入口点进入,一面“乡情”浮雕与莲坊首先映入眼帘。记者走近发现,雕壁上刻画着毛泽东1959年6月25日回韶山时与家乡的人民亲切相逢的画面。众所周知,湘潭是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而这面壁雕便凸显了湘潭的红色文化主题。
走入园中,浓郁的“莲城乡情”便展现了出来。设计师刘安德告诉记者,园内的“莲韵组雕”、“白石”等向世人展示湘潭的红色文化;而“碧泉书院”、“碧泉潭”、“莲池”、“莲坊”等景观作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而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也呈现出了湘潭的湖湘文化和湘莲文化的人文特色。
“书院虽小,五脏俱全”,穿过石子路,便是以千年学府碧泉书院的建筑格局为概念性重构的“碧泉书院”。记者发现,在这几十平米的空间中,融入了门廊、厅堂、厢院等一些书院该有的格局。
“好香啊!”大家纷纷凑到匾联前,感受其中的“书香”气息……刘安德得意的告诉记者,“你们所看到的的这些匾联是由现代书法名家特意为湘潭园题写再经手工雕刻的,全部牌匾也均是用湖南湘潭实木制成,所以一进来便能闻到淡淡的香气。”记者还在书院中看到了湘潭名人谱、湖湘学派溯源题写的牌匾,小小的一个书院,便彰显了湘潭厚重的历史文化。
“头在江西铁树观,尾在湖南碧泉潭,摇一摇,摆一摆,洗掉湖南做中海。”这是流传在湘中一带的孽龙传说,碧泉潭便闻名遐迩于此。
碧泉潭毗邻“碧泉书院”、“香远亭”,通向“莲韵组雕”。水边有树、水中漂荷,为湘潭园这片书卷味十足的院子附上了略带浪漫的闲趣。刘安德说:“为了给有人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在这小小的潭边,就种植了包括黄杨木、枫树、鸢尾在内的几十种植物进行点缀。”记者还发现,湘潭园的设计真是细致入微,就连潭边的座椅,都是石质的“荷叶墩儿”。
此外,院内还有毛泽东、彭德怀、杨度等组雕形成的“莲韵”红色文化景区;以“香远亭”、“爱莲桥”、“莲池”、“莲坊”等为湘莲文化景区,辅以“白石”、“莲荷”、“马头”墙饰配景等,将湘潭的著名景观融汇于小小一个园区之中,尽显了文化气息。
刘安德坦言,为了将这仅仅1000平米的小院子打造出湘潭独有的气息,着实费尽心思。还特意设计了开放式花园,用树木作为湘潭园的隔断,将外面的景借入园中,与园中之景融为一体,使园中显得宽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