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东哥 林秦文摄 福建安溪
水同木(Ficus fistulosa)与水东哥(Saurauia tristyla),两者都带个水字,说明这两种植物还是有缘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我的家乡,我第一次见到这两种植物,它们便是长在一起的,而且都生于水边。

水东哥 林秦文摄 福建安溪
那是在我家后山的一个半月形的山谷里,三面环山,中间是山谷,并有1条很小的山涧从山顶往开口处形成一条错落不平的小溪流,在这小溪流的某个部位,两岸各有1块巨大的石头凸出相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阴湿沟谷,石头下方还有一个小小的岩缝,可容二三人通过。这个阴湿的沟谷和岩缝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小环境,不仅植物种类繁多,水中还常有小鱼和具黑色大敖的虾,岩缝和树丛中偶尔也会有不知名的鸟儿筑巢,这样的地方自然成为了我小时候探险觅奇的场所,常常乐此不疲。而水同木和水东哥便是这个阴湿沟谷里的共同主人,扎根于沟底的石缝中,树干大约有5-6米高,而树冠则长到了顶层,基本与沟上的巨石相平,树冠也很茂密,基本将巨石相接形成的岩缝口覆盖得很是严实。因此,如果下到谷底,在头顶的巨石以及以上两种植物形成的树冠覆盖下,即使外面骄阳似火,下面也是清凉无比,这也是我喜欢到这里来的原因之一。总之,这个地方是我小时候戏耍的乐园之一,而生长于此的水同木和水东哥也自然就屡见不鲜。

水东哥 林秦文摄 福建安溪
水同木和水东哥两种植物乍看之下还是蛮相似的。两者都具有椭圆形的大叶子,并且都具有老茎生花结果的习性,所结的果实也差不多大小,形状也都是近球形的。两者的显著区别主要在于,水同木的叶子是互生的,叶脉较多,达10对以上,花梗或果梗很短,果实基本上是成簇贴于茎干上的,未成熟时绿色,成熟时变黄色,并稍呈扁球形;而水东哥的叶子是对生的,叶脉较少,常10对以下,花梗或果梗细长,果实是松散地吊在树干上的,基本是白色的而近圆形的。如果再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植物,其亲缘关系则相差甚远。水同木是桑科榕属的植物,其结的榕果其实是一典型的隐头花序;水东哥则是猕猴桃科水东哥属的植物,其结的果实是一典型的浆果。

水东哥 林秦文摄 福建安溪
尽管有些种类的榕属植物果实是可以吃的,而水同木的果实却好像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小时候偶尔也采摘过这种果实来耍。刚采下来的时候,其断口处便不断往外流白色的乳汁,树干上的伤口乳汁则流的更厉害,这种白色黏稠的汁液使我对于品尝这种野果失去了兴趣。掰开榕果,内面生长着一层带颜色的各种微小器官,结构十分复杂,可惜我从没有仔细观察过。据资料,榕树一般会和某种榕小蜂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水同木是否也有和其相共生的榕小蜂呢,我不得而知。

水同木 林秦文摄 福建安溪
与水同木正好相反,水东哥的果实则是可以吃的。这种白色的浆果吃起来感觉滑滑的,有一点淡淡的甜味,总体来说味道一般,缺点是个头太小,费力采摘得一小把,也不够塞牙缝。水东哥属的种类有不少种,多年以后我在云南居然见到有人在大街上卖某种水东哥的果实,名曰“鼻涕果”。这种果实具有明显大型的圆锥花序,并且呈绿色,其味道和家乡的水东哥则差不了多少,倒是“鼻涕果”这个名称取的还是蛮贴切的。

水同木 林秦文摄 福建安溪

水同木 林秦文摄 福建安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