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旧 版
您的位置: bt365最新网址 
> 科学长廊  > 读物  > 漫游书海  > 最新书目 
顾秉林主席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简明读本》作序(图)
2012-12-07 阅读次数: 次

  日前,由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织编写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简明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市科协名誉主席陈佳洱院士任《读本》编委会顾问,清华大学原校长、北京市科协主席顾秉林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并作序,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沈岩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尹伟伦院士任编委会副主任,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领导小组组长、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领导小组组长、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姜沛民,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科协副主席田文,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等任编委会成员。

 

  顾秉林在《读本》序言中指出,科学道德是人类一般道德规范在科研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它是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加强的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的道德意识和首先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只有在一个科学道德得到遵守的环境里,科学家才会彼此相信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才会提高科研事业的效率;也只有在一个科学道德得到遵守的环境里,社会公众才会相信科学研究结果的准确、客观,才会认可和支持科研事业的发展。

  顾秉林强调,弘扬优良学风,恪守科学道德是我国学术界的主流,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某些科研人员在科学道德和学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最近几年,科学道德方面的事件频繁出现,引起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学术界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制止浮躁学风的蔓延,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滋长。

  顾秉林指出,从主观上看,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科研人员对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不够了解,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导致的学术不端或不当行为。另一类是科研人员了解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但为了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而明知故犯。对于已了解科学道德的科研人员,主要应当做好监督和处理等环节的工作,来预防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尚不了解科学道德的科研人员,则首先应对其加强教育,使之在开展科研工作之前,先掌握科研过程中的规范,避免因为对有关知识不了解而出现学术不端、不当行为。

  顾秉林表示,为了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简明读本》,旨在帮助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青年教师、青年科技工作者、新上岗研究生导师了解和掌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领域的必要知识,为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顾秉林指出,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服务祖国、造福人类社会,这就需要优良的科学道德和学术风气为科研提供必要保障。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在科研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坚守科学道德,弘扬优良学风。

  《读本》根据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结合首都实际,面向研究生的切身需求,本着简洁、实用、准确、易读的原则编写,并将发给每一名在京研究生新生。

文章来源: 学会部 12.3
发表评论】【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