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都知道,北京有一种植物叫紫苏,又称苏子,喜欢养鸟的人,苏子(紫苏的果实(种子))是鸟喜欢食的食物,因此家居平房者,园子墙角是种有紫苏的。

紫苏属于唇形科紫苏属,此属仅1种,有2或3变异种。为一年生草本,高可达近1米,茎四棱,有槽,叶宽卵形,对生,长达13厘米,宽达10厘米,叶缘有粗锯齿,两面绿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或两面都紫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是由聚伞花序组成的,花密集,花萼二唇形,上唇有3齿,下唇2齿,花白色或紫红色,二唇形,雄蕊4,内藏,小坚果球形。

紫苏在我国广泛栽培。它的茎叶及种子均入药,有散寒解毒,理气宽中的作用,可治风寒感冒、咳嗽头疼、胸腹胀满等症。
紫苏有个变种名叫鸡冠紫苏,它的叶片边缘深裂成小条状,如鸡冠之形,因此得名,可供观赏用。
使人想不到的是紫苏的嫩叶可当菜吃,而且是凉拌(加作料),方法是用紫苏鲜嫩叶洗净,沥去浮水,切成丝状,加点黄酱和香油,一起拌匀拌适,就是一盘美味的菜了,吃苏子叶时有咸味和香味,味道不错。从前在北京,这是民间常食之菜品,但不知今日如何。今人仍可一试。据说民国初年北京食此者多,曾有一个文人会作词的,他吃了后高兴之余,欣然命笔成词一首,曰:“屋边空地一直闲,几株苏子生其间,结子与否不去理,嫩叶黄酱香油一起拌”。看来这位文人还真对吃苏子叶有深刻的体会!今天居京的朋友们,不妨一试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