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的印象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忽远忽近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因为,那里有很多我自认为感觉熟悉的东西,如语言、民族和饮食等风俗;但也有我一直神往和陌生的情景,如自然景观和多彩的人文生活。这一切还是源于我儿时的很多记忆,小学同班的同学有个是来自宁夏银川的回族男孩,个子高大,长相也很标致。因为是同桌,自然增加了了解的机会,随着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熟悉,我还会不时分享他带给我的好多从老家银川带来的食品,而且和他聊天的内容也被他熟知的银川的一草一物所占据。渐渐地,我感觉银川很美,而且那里有很多的地方特产长期吸引着我。但岁月和工作的无缘,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未曾有机会到那里一趟,一直没有了却了我儿时的心愿。
说来也巧,最近受邀为自治区科技月期间举办的“激情点燃梦想,科技创造未来”的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进行讲座,于是我未加思考,答应了对方的诚邀。一方面能让我长久的梦想成为现实,真切地走入宁夏银川,进行一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算我对西部地区科教普及活动的支持。于是4月11日起身,我们一行7人来到银川,受到了区妇联、团委、教育厅和科协的欢迎和接待。12日上午此次活动在银川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之后的3天时间里,我们几位会为不同的学校进行科普知识的讲座。
讲座期间,让我的灵魂又一次受到了洗礼和启迪,它就是那里的孩子来自自然的无暇和西部人民特有的朴实,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和折服着我。虽然教学条件和物质生活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外界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做出一阵反省和沉思:我们是如何珍惜这种美好的机遇的呢?没有先进的电教室,但他们能够在拥挤的房间里,不断擦拭着汗水认真地倾听我们的讲解;虽然对课本外的世界知之甚少,但他们却善于思考问题并踊跃发问;教学设备的落后和条件的寒酸,让学校的老师手足无措,他们担心我们会笑话,可是当我们站在这样的讲台上时,心中的股股不知来自何处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卖力地去为他们讲解,否则我们的心情很难平静。因为,台下几百双黑色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稍有疏忽,会让我们后悔和无地自容。课后的互动,也让我们始料未及,无数的好奇组成了一张张传动的纸条,有质疑,也有否定,在彼此的讨论声中,他们久久不愿离去。
在这里,我愿意把我所遇到的一些事情和看到的一些场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西夏区9小,一位少先队员在我开讲的时候上台给我献红领巾,我当时有些无措。(因为在其他几个学校我都事先提出来过,不允许学校有什么欢送的仪式,也不需要有什么和领导座谈的安排,这样太耽误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再者形式过大往往会冲淡真正的内容。之所以我会提出这些不成为条件的条件,是因为我在过去其他一些地方讲座的过程中碰到过,学生早早排队战立在校门口,精力集中等待着老师的口令,齐声欢迎。也许我资历太浅,每当碰到这种场面,我自己都有些心情起伏,有些对不起这些孩子,然后还会扪心自问,到底是给孩子们带来知识还是增加麻烦?)这名男学生的个子不算小,但系红领巾的过程持续了很久,以至于台下的同学间有些小的噪动。虽如此,还是没能系上,于是孩子满脸通红,连说几声“对不起”,之后看着我说:老师,我有些紧张。我这才明白。于是,鼓励他说,不要紧,没什么关系,慢点来。事情虽小,但每当我想到这件事时仿佛重新看到了这个朴实害羞的少年,或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这将是一生记忆的羞涩故事。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回民3小,开讲时校长对我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但就是那样的简短语言,周校长一再念错。事后,她解释说,有些紧张。我并认为这种事情的出现有什么不妥,而是能够感觉到她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和珍惜,生怕出错却因紧张发生些小误会。
总之,短短的4天宁夏行,在我接触的学生圈里面,就有无数让我难忘的情节和镜头。如此的感动,不是在哪里都会发生的,之后便自己深深的思考和长长的叹息。紧接着就是为孩子们投入的讲解和答疑,生怕他们心中有问题而没有机会提问,以至于后来每1个小时的讲座后,自由发问的时间会延长到1个小时,我常常会带着沙哑的嗓音回答问题。因为我个人觉得,或许就是这次看似平常不过的讲座,或许能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终生的基础。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甘心做出这些牺牲或奉献,因为它值得。

图1 飞机飞往规模中等的宁夏银川机场

图2 启动仪式的会场

图3 自治区领导向各学校赠书的仪式

图4 启动仪式后学生们在百米长卷上签名


图5 银川市回民3小学报告会现场

图6 金凤区6小讲座现场

图7 银川市实验小学讲座现场

图8 西夏区9小讲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