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的玉石的判断和识别依据比较相似,特别是透明度、光泽较好的玉石,通常这些也是判断的标准。依云南翡翠透明度的标准,黄蜡玉的毛料透明度一般为半透明,因表面被磨蚀。而其饰品如手镯、挂件的透明度,一般是半透明一亚透明,因抛光而透明度相对要好一些,但透明饰品屡见不鲜。不过,极品的黄蜡玉也是透明度较高的。
经对观察,黄蜡玉的毛料的光泽多为蜡状,而其饰品多为蜡状光泽一油脂光泽,这就决定于表面蜡皮的薄厚程度了,少量无色透明饰品接近玻璃光泽。

图1 似黄蜡的翡翠中的翡色
采用摩氏硬度刻刀对黄蜡玉表面进行刻画,长石刻刀刻画表面不见刻纹。用黄玉刻刀刻画黄蜡玉表面出现明显刻纹,说明其硬度应大于6而小于8。用水晶刻刀刻画黄蜡玉表面,部分表面不见刻纹,部分表面有不明显的刻纹,说明黄蜡玉硬度更近7。
另外,黄蜡玉和玛瑙都具有很强的韧性,但次于翡翠。少量黄蜡玉具有类似砂金效应的特殊光学效应。还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但不具备耐碱性。无解理和裂理,但裂隙和裂纹发育。具贝壳状或参差状断口。

图2 相似于黄蜡的玛瑙雕件
内部构造:
(1)裂隙:原材料中肉眼可见大量裂隙,显微镜下观测微裂隙分布广泛,多现类似树枝状分叉。裂隙处显出的颜色明显深于其他区域。愈合裂隙亦较广泛,且呈现丝状或黄色絮状物特征。局部区域可见裂隙带。张性裂隙对玉石质地影响不大,压扭性羽状或网状裂隙则严重影响玉石品质,加工或购买黄蜡玉时要认真观察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性质。
(2)包裹体:黄蜡玉中存在大量包裹体。一是普遍存在的液态包裹体,体积较小。但包裹体之间都相隔一定距离,并有相对集中区域;二是固态包裹体,无规则杂乱出现,大小不一,颜色多为黑色,少量褐黄色。其中,褐黄色的固态包裹体具有一定的金属质感,虽然较少,但分布广泛而平均,多呈现薄片状。此类包裹体极有可能是黄蜡玉出现类似砂金现象的起因。

图3 和田黄玉雕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