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旧 版
您的位置: bt365最新网址 
> 科学长廊  > 科学与艺术 
玉石新宠——别样的“黄蜡玉”(三)
2008-02-28 阅读次数: 次

  黄蜡玉出现在市面上还是前几年的事情,2004年才有专门针对云南黄蜡玉的研究报道。

  在云南当地,黄蜡玉被当地人称为黄蜡石。在上个世纪,云南龙陵及其周围县市的人就知道龙陵有一种叫黄蜡石的石头,硬度很高,大部分为黄色和白色。最初是和其他硬度较高的石头一起做为农村宅基地的地基料和村里道路的铺路石。这让我想起10多年前河南西峡的恐龙蛋就曾和砂岩块一起被当地农户作为地基石,直到后来人们知道了其中圆滚滚的石球原来是恐龙蛋,于是家家想办法把地基下的恐龙蛋冒险地取出卖钱。

  此外,在广西贺县近年也产有同一种黄色玉石,当地称之为贺县玉,因产于稻田中,也称为贺洲田黄、硅质田黄。不过,这种叫法有些误导消费市场和消费者。

  到了2005年,一部分玩黄蜡石的人开始对黄蜡石进一步的深加工,以提高身价。他们进行雕刻和内部构造的研究,有的玉石老板更是买来大批的黄蜡石原料切开做手镯、挂件等工艺品。这一切让人们居然发现龙陵的黄蜡石内部的玉化度相当的高,完全可以媲美其它玉种,原来这东西切开来做手镯和挂件也很是好看。当然,其后对黄蜡玉也有种种称谓,如改黄蜡玉为“龙陵黄玉”或“龙陵玉”,一是容易把黄玉和黄蜡玉两者混淆,名为托帕石的黄玉同黄蜡玉不是一样的东西;二是摈弃了黄蜡玉是黄蜡石的本质,不伦不类,三是地方味道较浓,突出了产地,这也是多数玉石命名的依据或习惯的做法,但无形中给市场造成了称谓的混乱。

玉石新宠——别样的“黄蜡玉”(三)

图1 优质黄蜡石的表皮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测定,认为龙陵的黄色玉石是较好的一种隐晶质玉石新品种。按宝玉石“国标”,应定名为黄色玉髓,而市场上称为黄蜡石、黄蜡玉、黄龙玉等名称。目前所见黄蜡玉均为隐晶质矿物集合体,外观为致密块状。镜下观察,几乎全由石英组成。石英呈隐晶质微粒,相互之间无序状镶嵌。石英含量在99%以上,有微量绢云母、锆石及金属矿物。

  黄蜡玉除SiO2为主要成分外,还含有微量Fe2O3、A12O3、K20、Cu、Mn等。而广西贺县所产黄蜡玉,经分析后认为除大量Si之外,还有少量A12O3、Fe203、Ca、Mg、K、Na及微量Ba、Mn、pb、Zn、La等元素。这些元素和成分的不同,导致两地的黄蜡玉的颜色和光泽有所不同。

  黄蜡玉如同翡翠和软玉同样有山料和仔料之分。山料为原生矿石,即产于基岩中的矿石,通常为多面棱角状,外表粗糙;仔料即原生矿经浸蚀、搬运到水系中,经常年冲刷、磨蚀,外表光滑,多呈次滚圆一滚圆状砾石砂矿。

  黄蜡玉外表最显著的特点,是有黄褐色、暗红色的皮。皮的形成一是黄蜡玉内部含有Fe的致色元素,含Fe的矿物裸露后被氧化而成;二是地表氧化铁在水的作用下浸染黄蜡玉。此外,黄蜡玉颜色较丰富,黄色最常见,另有红色、白色、黑色,偶有绿色。不过颜色分布不均匀,可见大量色斑和色带,特别是黄色品种,同一种原石上常见几种不同黄色调。

  区分玉石品质一般用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光泽等几大指标。黄蜡玉也毫不例外,分类重点应基于质地(结构特征)和透明度,大致可分为三类:(1) 冻蜡:结构细腻,亚透明一透明,质如凝脂,精光内蕴,滋润柔和,醇厚无比,冻感明显。黄色冻蜡,外观酷似“田黄”,此为难得之珍品。(2) 密蜡:结构细腻,半透明一亚透明,状若蜂蜡,敦厚纯和。黄色者,具有古色古香之感,亦属佳品。(3)晶蜡:微晶结构,微透明一半透明,呈蜡状光泽,易见类似砂金现象。一般的黄蜡玉毛料属于此类。

  对美石的评价标准是:湿、润、密、透、凝、腻。不用说,黄蜡石多少都具有了这些特点。所以,有的地方把黄蜡石称为“石中之后”欲使之与田黄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称为“佛光灵玉”,这之中可能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黄蜡石市场的信心与期望。

玉石新宠——别样的“黄蜡玉”(三)

图2 黄蜡石的新鲜面

作者: 图/文:奇玉 文章来源: bt365最新网址
发表评论】【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科技活动中心3005室 邮编:100101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020015号
·京ICP备05049253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