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产业化道路
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结合是中国革命制胜的法宝,也是龙芯产业化成功的法宝。这一点在过去几年的产业化实践中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了。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和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世界计算机技术和市场正在转型。这样的时期是像龙芯这样的队伍后来居上的大好机会。这是龙芯面临的普遍性,但龙芯还有其特殊性。
龙芯处理器的特殊性之一就是其基础性和通用性。高性能通用CPU芯片是信息领域最基础和核心的芯片,是芯片中的“珠穆朗玛峰”,目前只有美国完全掌握高性能处理器的研制技术。高性能通用CPU研发周期长,很难由一个企业来独立承担研发过程和研发费用,需要国家意志的驱动。龙芯不像其他专用芯片(如MP3芯片)只面向特定应用,可以用一个单位完成从芯片到系统的研制及推广。龙芯的通用性导致其应用面广,可以应用在电脑、网络设备、工业控制、数字家电等各行各业,无法由一个单位一条一条地建设产业链,需要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环境和产业集群。试想一下,如果Intel跨掉,国内将有多少企业跟着跨掉就知道通用处理器的产业环境有多庞大。龙芯的产业链长,除了CPU本身的研制以外,还涉及套片、主板、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服务等诸多环节。正因为如此,龙芯不是一般的芯片,龙芯的产业化成功,将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极大;将直接冲击国外垄断集团,打破美国的信息垄断和数字霸权。
龙芯的上述基础性和通用性要求我们对龙芯产业化的艰巨性有充分认识;要求我们不仅要建设产业链,更要建设产业环境以及产业集群;要求我们努力争取国家的意志来支持产业环境的改善,建设产业集群。
龙芯处理器的另外一个特殊性就是市场门槛高,而且市场受强大的国际垄断企业的控制。国内的系统集成企业都受制于像Intel或AMD这样的CPU提供商,越大的企业越不敢得罪Intel和AMD。这就使龙芯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龙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以及很高的成熟度才能有市场机会;另一方面,龙芯只有在市场中才能不断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和成熟度。科研院所常常用“顶天立地”作为对科研的要求,“顶天”指的是所做的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立地”指的是所做的研究能够被市场接受,两者是“或”的关系。通用CPU领域的“顶天立地”则有其特殊性,两者是“与”的关系,只有顶天,才能立地。芯片市场的游戏规则是“赢者通吃(Winner take over)”,只要比别人差1%,就会失掉100%。只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很多人有一种认识,即像龙芯这样的东西,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产业化,龙芯的第一笔定单肯定来自政府采购或者来自国内自主创新的大企业。我们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但不能依靠政府。政府肯定是支持龙芯的,但不能包办龙芯的产业化。政府只能支持龙芯的研发,以及“扶上马送一程”的技术转化工作。龙芯产业化的成功,归根到底就是要龙芯本身具有与国际同行进行同台竞技的竞争力。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国内外企业采用龙芯开发自己的产品,都是没有政府背景的纯商业行为。
最近我们通过中法政府间的合作机会与意法半导体合作,向意法半导体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端正了对芯片产品的态度;我们还通过在江苏设立产业化基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万套规模的中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龙芯的竞争力与成熟度。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最近的产品龙芯2E尤其是龙芯2F已经达到顶天的水平,是可以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是可以立地的。
上述龙芯的特殊性告诉我们,我们对龙芯研发和产业化的难度要有充分认识,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长期艰苦工作的准备,力戒浮躁,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农村包围城市”是目前情况下龙芯产业化的正确战略。所谓“农村包围城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农村开始,即从对手的薄弱环节入手;二是心怀城市,即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
根据过去两年龙芯产业化的实践,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指导下,我们逐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战术方法。
一是根据地战术。到目前为止,龙芯的主要研发和产业化费用都由政府经费支持。国家经费没有持续保障,我们应该开始逐渐摆脱对政府经费的依赖,争取在一两年之内,找准几个龙芯有竞争力的市场,建立几个牢固的产业根据地。并通过产业根据地的建设,取得一定的利润,扩大龙芯的影响,使龙芯成为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过去两年龙芯的市场推广情况,目前龙芯容易立住脚的有以下几种应用。①涉及国家安全的应用,这方面的应用对自主性有很高的要求,是龙芯最具竞争力的领域。经过过去几年的持续努力,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龙芯的产品逐步得到应用并开始赢利。在这方面,只要继续持续努力,一两年之内当可形成燎原之势。②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及先进制造业相关的工业控制领域。制造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其对自主性的要求比桌面PC高,其主流操作系统都能在龙芯的MIPS架构上运行(目前龙芯可以运行Linux、VxWorks、WinCE等操作系统),而且应用程序比较固定,不存在桌面PC中的Windows问题。龙芯由于其低功耗、不用风扇等特点非常适合工业控制场合,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用龙芯设计相关的工业控制产品。③行业桌面终端。面向特定领域及行业的桌面终端(如教育、金融、办公等)一般有比较固定的界面及应用,龙芯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这类应用,且具有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点。④可以通过政府意志形成批量的其他应用。我们应该继续积极推动通过政府意志在某些领域(如教育)形成龙芯的大批量(百万套以上)应用。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国家意志使龙芯应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是源头战术。根据龙芯产业链长,应用面广的特点,我们应该明确定位,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龙芯产业化最需要的地方去。
两年前,由于当时龙芯的研发与应用严重脱节,下游客户找不到龙芯,我们经常陷入我们自己需要同时扮演Intel、Microsoft和联想的角色的困境。经常有龙芯的下游企业有很好的使用龙芯的意向,后来接触后发现龙芯的开发系统不完善、或在等待中失去对龙芯的信心、或在试用后发现问题而得不到服务而放弃。
针对当时的情况,两年前我们提出了“让下游客户找得到龙芯”的口号。从课题组派出骨干先后成立江苏常熟龙芯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以及龙芯技术服务中心做好龙芯产业化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开发系统的建立、工具链的完善、用户手册的编写、网站的建设、服务队伍的建设等。在两年的工作中,我们学会了适应这些看起来很烦琐、也没有核心技术的基础性工作,让下游企业找得到龙芯并用得好龙芯。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基本上做到了龙芯的下游企业想使用龙芯处理器或IP进行自己的产品开发时,我们能提供一个包括软硬件平台和手册在内的完整的设计开发包,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设计开发包来解决自己设计中的问题;当用户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碰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甚至用户通过访问龙芯的网站就可以开始设计。现在已经有十几家企业通过上述方式使用龙芯芯片开发自己的产品,说明我们这两年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这两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更加明确了龙芯产业化的思路,即“保持核心,立足源头;改善环境,发展龙头”。计算所主要负责基础研究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计算所下属的龙芯核心公司作为龙芯产业化的窗口主要负责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及技术服务。以此为核心,通过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如常熟的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技术转让或授权(如对意法半导体的授权)等手段改善产业环境,辐射出一大批面向不同应用的芯片或系统龙头企业,形成“一个源头、多个龙头”的产业格局。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决心和胸怀:经过多年的努力后,计算所及其下属龙芯核心公司只经营源头部分,每年的销售额不用很高,但其带动和辐射下游的龙头企业创造销售额总和达到几百甚至几千亿元。
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国内的产业环境比较特殊。在具体操作中,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如果我们只坚守源头,不注意产业链的建设,也很难带动下游企业。因此对于某些应用(如桌面应用)我们还有必要做一些中试和示范应用的工作,等下游企业能够参与后再逐步从产业链的某些环节退出。目前我们通过江苏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进行了示范应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星火战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参与龙芯应用和推广工作。
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内的骨干计算机企业非常受制于像Intel或AMD这样的CPU提供商,他们一般不敢得罪Intel和AMD。因此,刚开始时不要对这些企业有太大的幻想。
我们首先应该团结的是一些中小企业。经过两年的龙芯产业化实践我们发现,在嵌入式领域,龙芯的MIPS架构有很好的基础,加上龙芯在这个领域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因此在这个领域龙芯的推广应用有较大优势。在桌面领域,除了像联想这样的骨干企业外,国内各地方还存在不少面向特定地区及行业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长期在大企业的打压下生存,一般能得到当地政府某种程度的支持,有比较稳定的渠道,由于面向特定应用(如教育)因此积累了一定的应用软件。相比之下,他们更希望改变现有格局,对龙芯持欢迎态度。最近我们在几个省地和这样的企业合作,帮助他们设计解决方案并移植应用软件,甚至帮助他们通过使用龙芯得到政府的经费和采购支持,使得这些与龙芯合作的中小企业在特定地域的特定应用领域取代传统大企业成为该地域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果把目前桌面的骨干企业比做老虎,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就像一匹匹狼,我们每年培养几匹这样的“狼”,打败“老虎”在当地的势力,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国就会成为燎原之势,使龙芯成为市场上一只不可忽略的力量,成为市场的常态,逐步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和龙芯的生态环境。这样,骨干的计算机企业才会逐步认可龙芯,成为龙芯的用户。
我们还应该团结一些反对目前市场垄断格局的其他国内外企业。即使在美国,也有很多大企业不满目前的垄断局面,他们希望改变现状。其中有些企业积极与龙芯合作,希望和龙芯一起打破目前的垄断局面。对他们来说,龙芯是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我们来说,他们也是可以团结的力量。目前,在这方面的合作我们也已经取得不少进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大力加强与高校联合建立龙芯实验室的工作,基于龙芯的软硬件结构编写相关的研究生和大学体系结构教材和实验教材。龙芯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在高校推广是有优势的,很容易得到青年学生的共鸣。从根本上说,治中国信息产业的“空心病”要从教育入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