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追踪大家风范百年总览走进生活诺奖趣谈 辉煌篇章
图灵奖获得者
巴特勒·莱普森
2008-11-11 阅读次数: 次

巴特勒·莱普森

巴特勒·莱普森(Butler W. Lampson,1943-)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美国微软公司

  1992年,因在个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其实现技术上的贡献,包括:工作站、网络、操作系统、编程系统、显示、安全和文档发布等,获得图灵奖。

  创立于1966年的图灵奖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只有国际计算机学领域最具权威资格和卓著成就的科学家才能够获得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的这一奖项。

  成果介绍:

  60年代,莱普森加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 GENIE项目。1965年,与Peter Deutsch一道,开发了SDS 940操作系统。1970年,莱普森参与组建了著名的施乐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Xerox PARC)。莱普森与其XEROX PARC的同事被认为是第一个个人计算机的研发者。1972年,莱普森写下一个备忘录“Why Alto?”,被认为是个人计算机的一个早期的前瞻性的文献。另外,莱普森也是早期XEROX PARC研制的个人计算机D系列机器的主要研发者。莱普森也参与了许多PARC的著名的项目和发明工作,例如,激光打印机,最早的所见即所得文本格式,以太网(Ethernet),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程序设计语言等等。80年代,莱普森离开XEROX PAR,加入了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目前,莱普森任职于微软公司的研发中心,同时莱普森也是MIT的兼职教授。

 


】【打印文章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邮箱:bjkp01@bjkp.gov.cn
承办:北京科技咨询中心 北京市科协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朝阳区小营育慧里4号3006室 邮编:100101
电话:010-84636485/010-84650077转8306 京ICP备1000607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