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康普顿还是一个几岁的小男孩儿时,他的哥哥卡尔便向他讲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居里夫妇探索科学的顽强精神,使小康普顿深受感动。
“镭发出的射线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穿透能力?”小康普顿瞪着大眼睛看着哥哥,他觉得哥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
这个问题可把哥哥给问倒了,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更确切地说,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对这个问题完全解释明白。虽然汤姆逊当时已经提出了原子模型,但是还不能完全解释放射性。
“我也不知道。”哥哥回答道,“这很可能是因为原子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具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现在还不知道。”
未知的东西对于小孩子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康普顿觉得竟然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太不可思议了。
他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等我长大了也去研究原子,那时候我就可以告诉你镭的射线是怎么产生的了。”
哥哥听了这话,高兴地摸着康普顿的头,“好,我等着这一天。”
哥哥认为这只是小孩子一时的想法,可小康普顿确实曾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去研究原子,但是,当康普顿面临职业选择时,他陷入了苦恼的境地。
他的父亲是个优秀的牧师,父母希望他也能从事这一职业。然而,他内心里早已燃起的科学之火,时时提醒他应该走另一条道路。
父亲看出了儿子的苦恼,这也是父亲苦恼的事情,父亲也在担心:如果儿子选择了牧师,而不喜欢这个职业,那么在以后的生涯中会很痛苦;如果选择从事科学研究,那么自己又不愿意。
反复思考之后,父亲对康普顿说:“在我心里没有比当牧师更高尚、更令人尊敬的职业了。就我个人的心愿来说,我希望你能做一名牧师。但是,你看起来似乎对科学更有兴趣和灵感。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从事科学研究将是一件你能够胜任和使你感到愉快的事情,而且研究科学比当牧师对社会更有价值。”
康普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真的应验了父亲的话:他能胜任这一工作——1927年,康普顿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一年他才3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