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旧 版
您的位置: bt365最新网址 
> 探索自然  > 昆虫世界  > 与虫共舞 
什么是害虫?(图)
2005-07-26 阅读次数: 次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陈述: “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昆虫为害, 榆树上有650种害虫, 栎树上有1400种害虫……。” 把植食性昆虫列为害虫, 从生态学、经济学上来说均是不科学的。农作物、植食者、肉食者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植食者取食农作物, 由于其数量多少不一, 对农作物的影响也不一样; 同时, 农作物对植食者取食的反应也不同。

  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 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为害。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 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 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相反, 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 为天敌提供了食料, 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 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应把这样的 “害虫” 当作益虫看待。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 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 从而对植物有利。

  当一种昆虫对人类本身或他们的作物和牲畜有害时, 就被认为是害虫。即使是害虫,也不一定要采取防治措施,特别当防治成本大于危害的损失时。在计算成本时,不但要包括直接成本(如农药、人工等费用),也应包括那些有害农药对环境、人类的伤害代价。

图A 月季花蕾上的蚜虫并不影响月季花的开放,而且它们的
存在可以养育一些天敌(2002-4-30摄于北京西郊)。

作者: 图/文 虞国跃
发表评论】【打印文章
注: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的知识产权归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文内容如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的,需取得本网站及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
?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科技活动中心3005室 邮编:100101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020015号
·京ICP备05049253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