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雏鸡孵化,大家会立刻想到在很远的郊区有一个脏乱、嘈杂、潮湿的厂房里,笨重的孵化器日夜不停的工作场面。很难想象如何在科技展厅中展示雏鸡孵化的过程。在中国科技馆A厅中,有一件通过观察雏鸡出壳的过程,从而了解生命诞生的展品。观察雏鸡出雏,告诉观众生命虽小却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让生命更有意义。
雏鸡孵化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表现了雏鸡出壳的全过程。
鸡属鸟类,鸟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不同,受精卵(种蛋)排出母体后完全依赖外界环境条件继续发育。第1—4天为内部器官发育阶段;5—14天为外部器官形成阶段;15—19天为胚胎生长阶段;20—21天为出壳阶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换气与翻蛋等外界条件将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并使孵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温度:
温度是孵化过程的首要条件,发育中的鸡胚对温度最敏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鸡胚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所以正确地掌握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在1—18天中孵化的最适温度是37.5°C—38.6°C;19—21天则应稍低于此温度是36.1°C—37.5°C。如果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增加。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种蛋的孵化时间,同时胚胎发育迟缓并带来死亡。
湿度:
水是温度的良导体,空气中的湿度对鸡胚胎发育有很大作用。一般要求1—18天相对湿度40%—60%;19—21天相对湿度65%—75%。若湿度过高会妨碍蛋内水分蒸发,使胚胎发育所产生的大量代谢水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可导致胚胎撃缢罃。 若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阻碍代谢废物的排出及所需氧气的摄入。易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
3.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胚蛋中的胚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热能交换,同时调节机内的温度。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和水分。孵化初期,胚胎需要少量氧气可通过酶的作用从蛋黄中获得,而后利用气室的空气,再后则利用尿囊循环与蛋壳上的气孔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9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吸。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胎的气体交换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除胚胎发育初期外,胚胎的气体交换都是由通风换气解决。
通风换气还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通风良好时,空气能充分流通还能与外界不断的进行热能交换。温度、相对湿度都可保证。
翻蛋:
翻蛋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胚胎方位,促进羊膜运动,防止胚胎、蛋黄、蛋白与蛋壳之间粘连。胚蛋放置位置必须适当,在1—18天进行定时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
种蛋孵化到18天时,将种蛋移到出雏盘上叫落盘。这时胚胎发育完成,在20—21天时开始出壳。出壳时胚胎已经完全长成雏鸡。这时雏鸡的头位于气室中(即鸡蛋的大头部分),健壮的雏鸡先把蛋壳啄开一个小孔,然后慢慢的将小孔向两侧扩大,直至破壳到一半以上时,雏鸡的头便可脱壳而出,而后身体也逐渐自行挣脱出来。
通过了解雏鸡孵化到观察雏鸡出壳的全过程,大家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到雏鸡孵化的内、外因素,从中也能体会雏鸡虽小,但生命却来之不易,也要经过生命的孕育和胚胎的培养以及合理的外界条件才能完成。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生是十分渺小的。虽然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但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人生就要经历许多磨难,苦、辣、酸、甜才是真正的生活。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才能真正理解生活,正确对待生与死。
朋友们,当你了解了雏鸡孵化的全过程后,你是否对生命的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呢? |